昨日(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象征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繁荣,也侧面反应了我国相关技术的突破。随着神州十一号的升空,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已不再是梦!
此次太空飞行将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这充分展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最新实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未来,神舟家族成员注定将源源不断进入太空,一步步实现中!
6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航天科技进步的奇迹,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今天,航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减灾等多个领域。
拉阔视野,在与世界强国的同场竞技中,我们不但要有优异的“单科成绩”,还要有不俗的“总分”,这样才更有竞争力。落在制造业上,不仅需要高精尖的航天产品制造技术,还要有先进的工业产品制造能力。
那么,这些“高大上”的航天技术要怎样才能够“接地气”,贴近百姓日常生活,造福于群众呢?
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湖北襄阳造的航空新品了。记者昨日从航天四十二所了解到,该所相关技术已经接了地气,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
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是航天四十二所基于固体火箭动力技术成功开发的汽车安全系统的核心部件。该产品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瞬间,迅速通过药剂燃烧在几十毫秒内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快速展开,从而达到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目的。该产品产气率高、低温、安全无毒,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手机、平板和电脑屏幕用蓝光阻隔防护膜,是航天四十二所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粘接技术转化应用而成功开发的又一民用产品。该产品通过多功能光学薄膜复合材料和特殊涂布工艺,使一层薄薄的光学保护膜具备了多种防护功能,贴在手机、平板和电脑屏幕上,可以有效抵挡屏幕的紫外线,阻隔屏幕发出的高能短波蓝光,在保护电子产品屏幕不被划伤的同时保护人的眼睛不受伤害。
航天四十二所正在研制的煤矿瓦斯抑燃抑爆器,能在瓦斯被引燃的瞬间迅速喷出灭火干粉,从而达到抑制瓦斯燃烧、爆炸的目的,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固体氧气发生器、移动制氧机、水下救生呼吸器等应急供氧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应急供氧和救生领域。
目前,航天四十二所研制开发的多个产品已经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正在多个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安全防护和保障。
中国能够掌握前沿航天技术,表明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实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等先进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占据业界领先地位。并且中国也有能力实现其技术转化,将这些先进邻域的技术活用于民间,像襄阳这样的航天产品以后各地区会越来越多,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之后,我们的制造强国之梦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