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38crsi无缝管检测员检测,建筑业是我国三大传统耗能产业之一,每年消耗全社会能源的近三成。据测算,有超过95%的建筑属于高耗能建筑,建筑垃圾则占居民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约40%。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如何实现向兼具环保、经济和实用价值的绿色建筑转变?
近日,在主题为“以明日之家为引领,促进创新转型发展”的中国住博会上,记者采访了与会企业和专家,以期破译绿色建筑的“产业密码”。
38crsi无缝管检测员
在“中国明日之家2015·装配式建筑集成住宅示范房”参展区看到,钢结构房屋构件依照标准化的要求,实现工厂化生产,并采用装配化施工,现场搭建产业化样板房。“钢结构节能省地、高效便捷,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建筑安全性,在抗震效果上也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混凝土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依托产业化试点推广生态环保、质量卓越、实惠舒适的钢结构建筑,正在成为未来新建住宅的主旋律。“钢结构建筑颠覆了传统建筑的制造工艺和施工工艺,是未来绿色建筑产业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单银木说。
钢结构正是连接建筑行业和钢铁行业共同转型升级的“绿房子”。
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钢结构建筑拥有钢材回收率高达90%的优势,一旦能大量建造,钢结构建筑将成为“钢材储存仓库”。同时,钢企也能搭乘绿色节能顺风车。经测算,若产业化的钢结构建筑生产方式在我国普及,建筑垃圾将减少约83%,建筑节能达50%以上。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与钢铁行业提出的“提高钢材产品的应用效率,推进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减量化与绿色化”目标不谋而合。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绿色建筑产业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新版《绿色建筑标准评价》从今年实施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38crsi无缝管检测员统计,上半年全国共评出3194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同比去年数量翻番,总建筑面积达到3.6亿平方米。目前,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低碳生态城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到280个,预计今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